
大米加工廢水主要來源于大米清洗、浸泡、碾米、拋光等工序,其特點是含有大量米糠、碎米、淀粉、蛋白質等懸浮物和有機物,以及一定的泥沙和雜質。處理這類廢水需要結合物理、化學和生物方法,下面漓源環(huán)保為您介紹以下大米加工廢水處理流程。
1. 預處理階段
目的:去除廢水中的大顆粒雜質、懸浮物和泥沙,降低后續(xù)處理負荷。
常用工藝:
格柵/篩網:設置粗格柵和細格柵,攔截碎米、米糠、稻殼等大顆粒雜質。
沉砂池:利用重力沉降去除廢水中的泥沙和密度較大的顆粒。
調節(jié)池:均衡水質水量,避免后續(xù)處理系統(tǒng)受到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沖擊。
2. 物理處理階段
目的:進一步去除懸浮物、油脂和部分有機物。
常用工藝:
氣浮法:通過向廢水中通入空氣或溶氣水,形成微小氣泡,使懸浮物、油脂等粘附在氣泡上浮至水面,刮除浮渣。適用于去除米糠、碎米等輕質雜質。
初沉池:通過重力沉降去除密度較大的懸浮物,如泥沙和部分有機物。
3. 生化處理階段
目的: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,降低COD(化學需氧量)和BOD(生物需氧量)。
常用工藝:
厭氧處理:
UASB(上流式厭氧污泥床):適合高濃度有機廢水,通過厭氧微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甲烷、二氧化碳等,同時產生沼氣(可回收利用)。
IC(內循環(huán)厭氧反應器):處理效率高,適合高負荷廢水。
好氧處理:
活性污泥法:通過好氧微生物降解剩余有機物,適用于中低濃度廢水。
生物接觸氧化法:利用生物膜吸附和降解有機物,抗沖擊負荷能力強。
組合工藝:如“厭氧+好氧”(A/O工藝),先通過厭氧處理降低有機負荷,再通過好氧處理進一步凈化水質。
4. 深度處理階段
目的:進一步去除殘留有機物、色度、懸浮物等,確保出水達標。
常用工藝:
混凝沉淀:加入鐵鹽、鋁鹽等混凝劑,使細小懸浮物和膠體顆粒凝聚成絮體后沉淀去除。
過濾:采用砂濾、活性炭過濾等手段去除殘留懸浮物和色度。
消毒:通過加氯、紫外線或臭氧消毒,殺滅水中的病原微生物。
在大米加工廢水處理中可以采用以下處理流程:格柵→沉砂池→調節(jié)池→氣浮→初沉池→厭氧(IC)→好氧池(生物接觸氧化)→混凝沉淀→砂濾→消毒→排放。
在大米加工廢水處理中需要注意由于廢水中含有較多懸浮物和雜質,預處理不充分會導致后續(xù)生化系統(tǒng)堵塞或效率下降。厭氧反應器對溫度、pH等條件敏感,需嚴格控制運行參數(shù),避免酸化或污泥流失。通過合理選擇工藝和科學管理,大米加工廢水可以有效處理并實現(xiàn)資源化利用,減少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。
廣州漓源環(huán)保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各類高濃度工業(yè)廢水的處理19年,幫助眾多企業(yè)實現(xiàn)環(huán)保穩(wěn)定達標。如果您也有大米加工廢水處理的需求,歡迎咨詢漓源環(huán)保工程師。漓源環(huán)保工程師聯(lián)系電話:辛工:13580340580 張工:13600466042